眼下,正是黑頸鶴越冬的時節。云南惠澤保護區內,科研人員在黑頸鶴、斑頭雁背上佩戴具有衛星追蹤功能的“小書包”—— 無線動物追蹤器,以便更好的研究和保護這些越冬候鳥。
為了不讓剛捕獲的黑頸鶴過分緊張,順利地佩戴鳥類追蹤器。工作人員給它戴上了黑色的頭套,并不時的拍打它的翅膀和背部讓它放松。
它喜歡在哪些地方活動,在什么地方找東西吃,在哪里睡覺?離開保護區以后,它的遷徙路線是什么樣的?夏天是在哪里繁殖?這些關于野生動物活動的信息,衛星追蹤這個技術可以準確地告訴我們。
據專家介紹,在不傷害到黑頸鶴的情況下將其捕獲,并為它們安裝設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。今年這第一個月,才為一只黑頸鶴和五只斑頭雁安裝了衛星追蹤設備。
動物科學研究、動物救助是一個需要長期堅持的過程。據惠澤保護區工作人員說,2014年至今,他們已經在為包括黑頸鶴、灰鶴、斑頭雁在內的25只候鳥佩戴了無線追蹤設備,并初步掌握了黑頸鶴的遷徙活動路線。
2018年5月3日,江西都市頻道發布了一篇關于野生動物救護的報道:《落單白鶴被救助“營養不良”讓人愁》,引發人們關注。
自4月24日下午被發現以來,經過十多天的精心救護, 落單白鶴各項生理指標均已正常,精神狀態良好。基本具備野外生存能力,達到放飛條件。
5月4日,工作人員在這只白鶴背上佩戴了我司研發的追蹤器。以便更好的追蹤其放歸后的遷徙路徑和生活軌跡。
昨天傍晚,從江西省野生動植物救護繁育中心出發、搭乘南方航空公司航班、“千里尋親“的落單白鶴抵達長春。
白鶴下飛機后,精神狀態良好,被運送至吉林野生動物救護繁育中心。在那里休整一晚,補充能量。
“聽說這只白鶴很喜歡吃小魚,我們特意準備了很多迎接它。”吉林野生動物救護繁育中心動物管理處處長王海軍說。
科研人員今天一早出發,驅車5個多小時將白鶴平安送達莫莫格國家級自然保護區。讓它與自己的種群匯合。幾天后,它將和伙伴們一起飛向它們的繁殖地西伯利亞。